近日,我校朱笃教授团队在生物质领域知名期刊《Renewable Energy》(中科院1区top,IF: 9.0)上发表题为“The enzyme cocktail produced by endophytic Chaetomium globosum unlocks in situ production of sugars and shows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biorefinery”的研究性论文。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朱笃教授和高波良副教授,2024届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潘英豪为第一作者。

该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植物内生微生物的研究,以“生态视野找资源,用化工技术搞开发”为主旨开发菌株和酶制剂。这项工作开发了一种原位生产木质纤维素分解酶鸡尾酒和发酵糖的综合方法,与传统策略相比,该方法更容易操作,且效率更高,资本成本低,可持续性更好,在生物炼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将来自内生球毛壳菌DX-THS3的固体托盘发酵的木质纤维素分解酶混合物(CG3酶鸡尾酒)用于糖化各种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显示出优异的水解性能。总之,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用于降解常见秸秆类木质纤维素的具有优异水解性能的酶鸡尾酒,以及一种高效、低成本、生态友好的原位生产木质纤维素分解酶和发酵糖的方法,在生物炼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enene.2025.12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