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我院职工子弟近距离感受父母的工作日常,在自然探索中激发科学兴趣。生命科学学院环鄱阳湖地区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基地联合院工会于5月18日上午,举办第一期自然教育课堂,学校14名教职工子女走进本次的自然教育课堂,通过沉浸式体验开启自然探索之旅。生命科学学院罗涛博士、李金枝博士、张赫博士、裘雪梅博士及学院“红五星”学生党员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罗涛博士以“什么是生命的”互动提问开场,孩子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老师结合孩子们的回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物的分类、显微镜类型等专业知识,同时普及自然教育相关职业知识,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科学探索的热情。
罗涛老师为小学员们讲解不同种类的显微镜
李金枝博士进行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简要教学,并详细讲解了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李金枝老师给小学员们介绍洋葱的结构
自然教育室里,孩子们在老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化身“小小科学家”,亲手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此外,现场还准备了多种不同生物样本的装片供孩子们观察。显微镜下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让孩子们惊叹连连,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
老师指导小学员们制作装片
老师与小学员们互动交流
老师带领小学员们参观动植物标本室,并为孩子们分发课后总结表,鼓励他们记录收获与感悟、了解父母的工作。最后,全体参与人员共同合影留念,为此次充满意义的科学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据悉,生命科学学院环鄱阳湖地区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基地将在教职工子弟中开展系列科普课堂活动,将家庭情感联结与自然科普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让孩子们深刻理解父母的工作价值,更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探索,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助力他们开启探索生命科学的奇妙旅程。此次活动得到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的大力支持,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