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女,汉族,2001年10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曾获多次校级奖学金、“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优秀心理委员”荣誉奖项、“抗疫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第八届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旅赛道铜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江西赛区二等奖。

大学的时光,不长也不短,但足以让一个人改变很多。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周青而言,同大多数同学一样,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而在循规蹈矩的正式进入上课状态后,却感到了不知所措,大学的课程远比她想象中的难。而在大学,能拉出深渊的只有自己,周青说:“我只能想到最愚蠢的办法,一遍看不懂我就看两遍,两遍看不懂我就看三遍,实在无法理解我就死记硬背。”但在这种状态下,周青没有获得满意的成绩,也没有享受到大学应有的快乐。
于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她转变思路,尽量让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学院、学校组织的活动,走出舒适圈,不断挑战自我。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她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能力也延伸到其他方面,如大胆发言,勇于与人交流,使逻辑思维更缜密等。
在大二下,她参加了“建行杯”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第一次做项目的周青来说,刚接到项目时,脑子里没有任何想法。在无数次的改ppt中她几近崩溃,几度怀疑自己是否并不适合做项目。在这一次次的“折磨”中,项目开始从0到1,从1到有成果,是半年,是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完善,也是她一次次成长的蜕变。大三时她参加了第八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也不再那么有压力,付出努力,保持心态,结果终没有负她。
在过去三年的大学生涯中,从懵懵懂懂到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一步步的摸索,是一次次的自我思考,就是因为希望未来的自己不会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更努力。周青说:“我想通过我这三年的经历告诉每一个迷茫的大学生,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追求什么,或大或小。尽管明确自己的内心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但永远要去思考,去尝试,确定下来后就是埋头努力,是有智慧的努力,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儿,每一份付出都会有回报。”